主页
>>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现言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
替嫁高门后死遁了
》
TXT下载
上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大
中
小
第2节
若只到此节,这场婚事虽有逼迫之嫌,但也不算太坏。
且孟云姝本和贺知煜也是少年时在学堂相识的,孟云姝又弹得一手好琴,素有“京城乐仙”的美誉。门第虽有些悬殊,但也不算辱没了贺家。
孟云姝还托人悄悄给贺知煜递信,诉说自己闺阁相思,实在是心意在君才出此下策,若是贺家指到了其他人是断然不肯的。贺知煜虽没回,倒也算是默认了这场婚事。
可天有不测,谁料就在婚礼前两三月,贺知煜挟军功醉酒上朝,新皇大怒,降旨斥责。而后贺知煜心怀不满越发放肆,到处散播不敬之言,新皇再次斥责。直到婚礼前三日,贺知煜竟庭前失仪和新皇大吵,新皇当场判其削夺爵位,关入天牢候审。念其军功,可婚礼后再入狱。
其实,一切不过是新皇和他演的一出君臣失和兔死狗烹的戏,贬斥期间,贺知煜借怨怼新皇之机和大将军萧穆搭上了线,暗暗收集了萧穆意图谋逆的证据,并假意答应其在贺知煜婚礼后当夜一同举兵造反。
怕婚事有变影响大局,贺知煜特登孟家门深聊,虽个中情况涉及朝政无法言明,但亦说清若孟家不能接受他此时境遇也可即时作罢,贺家聘礼全做补偿;若能共渡此难关,凭着贺家已然打下的基业,也必不会有大事,日后定不相负。孟家父女二人皆指天誓地不负婚约,贺知煜才离去。
谁知,婚礼当日贺知煜去孟家接人,那盖着喜帕的新娘一脚迈出孟家大门,贺知煜便看出帕子下换了人。
而被换上的,就是孟家的养女,孟云芍。
贺知煜素来稳重老练,早担忧孟家临时整出什么幺蛾子,这一看倒也是靴子落了地反倒心安了,可仍是被之前孟家人的嘴脸厌恶到。但为了和新皇谋划在婚礼上拿下萧穆的大事,也只能忍下。
孟家于寿宴上挟旧情相逼,后又以相思之情为己开脱,再有指天誓地同进同退的保证,却最终背信弃义丢下贺家。
孟云芍和贺知煜的这场婚事,从开头便都是错。
第2章 温顺 她不愿意把自己的一生都困在这方……
孟云芍喝完汤,又继续对了一个时辰的账,把账目对应的事情也梳理清楚,直到天光大亮,才全部做完。
她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指,瞧了一眼门外没有要停歇样子的飞雪,唤素月过来为她梳妆。
素月给孟云芍寻了一身黎色襦袄和牙色罗裙,这颜色在京城贵妇装扮中常见,却略显庄重成熟,寻常人穿上都显老,就是孟云芍穿上也把她的明丽姿色压住了几分;又梳了规规矩矩的寻常单螺发髻,每一缕发丝全都妥帖梳起,无一丝凌乱飘逸;配了支样式简单的海棠攒珠金钗和小巧的葫芦型吉祥福禄金耳坠,既不失身份又不事张扬。
孟云芍对着镜子左右端详了自己片刻,轻轻笑了笑:“素月,就是你最懂我。”
素月道:“知道主子今儿要去给大夫人报账,要既体面端庄又不显铺张,只是外边雪还下着,咱们晚些再去吧。”
孟云芍道:“那可不行,我在这侯府内院想要活得顺畅些,第一都不是伺候好世子,而是让我这位婆母满意。婆母素来严苛,我若是晚了,她面子上不说什么,心里也会计较的。”
准备妥当,孟云芍抱上几本账,素月打上油纸伞,两个人就一齐去了大夫人的院子清黎院。
进了门,岳氏已吃完早饭在用茶,她端坐在会客正厅,仿佛在等人的样子。岳氏的小女儿,家中排行亦是最小的贺清娴坐在旁边。
孟云芍心里暗自庆幸没有仗着雪天晚来一时半刻,向着婆母和小姑子问礼。
岳氏脸上现出些微不可察的满意表情,似是对孟云芍的准时到来颇为受用,嘴上却客气道:“大雪天路滑,你还巴巴地赶过来,反叫我担心了。我既把掌管中馈之事交给你,便是信任你,你回不回我都是一样的。”
贺清娴整个人恹恹的,微不可闻地从鼻子中哼出一声“嫂子”。孟云芍知道这位小姑子素来逆反,虽然名字寓意娴静,但一直是个花样百出的顽劣性子,婆母最是头疼。定是一大早上被婆母叫起心有不忿,并非针对自己。
孟云芍柔和一笑,敬上账目,回婆母道:“儿媳年轻愚笨,缺乏历练,如此大事若没有婆母指点着,我倒是寝食难安了。”
岳氏嘴上说着回不回都一样,手上却收了账本细细地看了起来。
孟云芍的这个婆母岳氏,其实不是贺知煜的亲生母亲,但这件事除了岳氏自己偶尔提起,在整个侯府都是讳莫如深的,没人敢主动说嘴。
孟云芍开始也是不知情的,也是巧合才得知。
当年她初到侯府,因这婚事实非良缘,贺知煜受了气想着和离,侯府上下均知底细,对她多有轻慢。
只是孟云芍不愿和离。她本是孟家养女,无依无靠,孤身一人。
本以为顶替了嫡姐,贺家能念她共渡难关之心意,以后不管富贵或者没落,都一起过安生日子罢了;孟家能念她替姐挡灾之情谊,虽往日对她多有薄待,往后也算是她的娘家。
可她又怎么能料到,这婚礼的背后,有如此的大事发生。
贺家没有灾殃,自然不必珍重她那份心意,反而只剩下了被戏耍的恨;孟家没得实惠,自然她的挡灾变成了享福,也只剩下了对她嫁入高门的妒。
婚礼后三日回门,贺知煜和新皇一同唱戏的事情已全城皆知。贺知煜自然是没陪着她回去,可孟云芍没想到,一进孟家门,便被嫡姐揪住狠狠扇了巴掌。
原来嫡姐是真的对贺知煜有情,那日,也真是铁了心要嫁。
她被常氏关在屋子里,寻死觅活哭闹半晌,以为自己终于被从小看她长大的李嬷嬷不忍放出来,却没想到嬷嬷是母亲派来的,哄她喝下了安眠汤,再醒来已一切都晚了。
孟云芍以为的两边得好,最终变成了两边做不得人。
贺家不好待,孟家也是回不去了。
可她孤身一人,没有足以傍身的钱财和本事,也没了未出阁的身份,又能去哪里呢?
也就是那一天,再回侯府,岳氏见她形容狼狈,终是询问了缘由,才知她是替姐出嫁。良久,说了一句:“其实,我亦是替姐姐嫁来这家。”
日子总要过下去,人总得想办法过活。
那段时日,纵使婚礼后孟云芍几乎没再见过贺知煜,她也像个正常媳妇般日日给婆母请安,岳氏也没阻拦。
渐渐地,岳氏偶尔和她说些话;日子久了,岳氏看出她事事得体,也弃了让儿子和离的心思,拨了不少仆妇伺候给她体面,还把常年戴着的白玉镯也赏了她,暗喻她的地位;再后来,见她实在是个聪慧之人,更是把掌管中馈的事情交给了她。
侯府众人见风使舵,也看她行事稳妥大方,亦渐渐唤她一声“三少夫人”。
孟云芍虽需要事事和岳氏禀报,但也终是在侯府站稳了脚跟。所以,虽然岳氏待人严苛人人不喜,孟云芍对她也是十分感激的。
不过,岳氏和孟云芍替嫁的情况表面上有些相似,其实又大有不同。
孟云芍是身不由己,岳氏却是自愿替了姐姐来做续弦。
岳氏本是贺知煜亲生母亲的妹妹,当年其姐门当户对媒妁之言嫁与贺逍,虽是举案齐眉但也无甚情分,生了贺清娩贺知煜一双姐弟之后,身子也日渐凋零。
贺逍早于军中结识一女子沈氏,纳其为贵妾,恩爱如斯,赶在嫡妻前边先生下了长子。且因为贺知煜母亲身体不好,掌管中馈之责也交了出去。
贺知煜亲生母亲眼看着自己要奔赴黄泉,担心一双儿女无人照顾未来堪忧,便找自己妹妹小岳氏哭诉。
两姐妹自小情深,相知相扶,小岳氏便主动提出,若真有姐姐身子撑不住的那一日,嫁进来给侯爷做续弦,照顾一双儿女,也续了岳氏家族的荣光。
贺知煜母亲过身之后,小岳氏便真的嫁了进来。
彼时贺逍心思全然未在她身上,可小岳氏拿捏住了侯爷光耀门楣、看重声名的心思,也为着姐姐的嘱托,对贺清娩贺知煜一双姐弟严苛管教,三岁起天不亮就入学堂,下学后弟弟习武姐姐习琴习女红,无一日懈怠,只盼着两个都能成材。
有一回她过生日,当时年仅八岁的贺知煜一时兴起,亲手用鸡、猪肘、鸭掌、野菇、人参等二十几种食材经历七八道工序吊了极鲜的高汤,配了面,想给她贺寿。
生日宴上端到面前,岳氏看到贺知煜稚嫩的脸上写着等待赞扬的神色,又听他说是自己花了三天时间和侯府厨艺第一的大师傅学了做的,且本是大师傅家的不传之秘,被他磨得受不了才告知。
谁知岳氏挑起柳眉,发了很大的脾气,当着众人直接摔了碗,命人拖过来大师傅当着贺知煜的面打死,身边知情未阻止者也全部发卖。
贺知煜像是吓住了,人丢了魂一般,连哭都忘了,直接高烧了七天七夜,郎中请了一波又一波,连跳萨满舞的大师也请过来驱邪,最后算是堪堪保住了性命。
病好之后,贺知煜再也没有在家里做过读书习武以外的事情,待岳氏恭敬了许多,话和笑容也少了许多。
但岳氏觉得,这对子女算是好事,是去往成材路上的更进一步。她一片赤诚,便是下到地府,她和姐姐也有得交待。
待子女严苛如此,岳氏待下人亦是。
在她的严格管理下,清黎院被治理的井井有条,无一奴仆敢造次。贺逍看她擅于管家,而贵妾沈氏无心,便把掌家之权又交给了岳氏。
自此,整个贺府都开始极重规矩,女使仆役在园子里连话都不敢多说几句,侯府也有了家风严谨的美称。只是但凡是签活契的下人,契期到了之后基本没有再续的。
说回岳氏看了一会儿账,实在是没什么可挑剔之处,便问道:“各院主子和下人们的分例倒是发的清楚,无一错漏,只是看完这账本,我倒是有个疑问,这个月便没有什么不合规矩的犯错之人?怎么分例无一扣减?”
孟云芍早有准备,另抬上一本记事录,道:“这个月倒也有些疏漏之事,诸如丫头吵嘴、摔坏器皿之类,我都循着以往的旧例或罚赔付物品、或罚打手板,没有涉及到例银发放的。”
岳氏接过记事录,逐一翻看,道:“循着旧例倒是无伤大雅。只是到年关了,需得更加严格。这个月有疏漏的,双倍惩罚以儆效尤。”
孟云芍其实不明白为什么到了年关就要更严,但她知道自己就算是辩驳也无法改变岳氏的心思,反惹得她不痛快,只道:“都听婆母的。”心里却盘算着有些能放水的,也睁只眼闭只眼便罢了。
岳氏很是满意,开始对坐在旁边的贺清娴发难:“叫你过来,是让你跟云芍学学理家之能,你坐在这里半晌却没个形状!你哥哥姐姐都如此上进,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不知羞的!”
贺清娴脸上怒火聚集又不敢发作,只得随手抽了本账目翻了翻,却不想真看出些门道:“嫂子,咱们在东市街上的成衣铺子,怎么这个月多卖了这么些钱?我看你这册子上记的,前几个月都生意惨淡。”
岳氏素来只对管好家事在意,对铺子田产不甚关心,几乎没怎么看过自家的产业。听见贺清娴如此说,也拿起看了几眼,才发现原来不少铺子都进项良好。
孟云芍淡淡笑了笑,知道婆母不喜这些事,简单说道:“没什么,江南的风尚总是先于我们三五个月,我差人调查了一番,设计了些时新样式。”
其实,为了盘活这些铺子,孟云芍在背后没少下功夫。偌大的侯府,上百号人要吃穿用度,进项却只靠几个男子。侯爷世子虽高贵,可侯府排场大,花销也多,更何况花无百日红,谁能保证永远繁花似锦。
孟云芍从小寄人篱下饱受苦楚,所以看得长远。
既给了她管家之权,她也愿意多为侯府考虑。
而且练好了经商的本领,还能把自己不多的嫁妆和攒的月例投进去赚些活钱,日后离了侯府,她一有本事二有钱财,也什么都不愁。
谁愿意在这里过一辈子看人脸色的日子呢?反正她不愿意。
纵使是侯府高门,郎君出色,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一生都困在这方寸之地,仰人鼻息。当然,这是后话了。
贺清娴脸上的怒火和烦躁隐退了,眼睛一亮有些惊喜:“嫂子,你可真厉害,这都能想到的。”
岳氏觉得经商之事低贱,呵斥道:“行了,不是让你学这个的。云芍,你也是,我们侯府还不到缺吃少穿的地步,你少在这些东西上花心思。倒是侯爷世子要回来了,接风宴必要办得妥帖。”
云芍柔声恭敬道:“儿媳知道了。”
第3章 珠串 为天子办事,自要用心。
云芍忙活了几日,才把接风宴安排了个七七八八。
看似只是吃顿饭,其实里面大有讲究。侯爷和世子这次给皇上巡查南洲边防之事,人虽还未回,但奏表已家急先一步到了宫中,皇帝看后大赞两父子。
接风宴既不能大肆宴请,让众人觉得侯府过于得意惹人非议;也不能不把关系亲近的都请到,让人心里嘀咕侯府得了功劳就关系疏远。
光是宾客册子云芍就反复和岳氏呈报了几次,才得了岳氏的满意。流程上,菜色上,布置上,更是有无数需要操心。
到了当日,两
父子向皇帝禀报完一出宫门,便有小厮快马加鞭回侯府报了信,众人皆来到侯府门口等待。
孟云芍事事需要亲自盯着,只寻了个人群最后的角落位置,不失礼数又能快速脱身。
待到晌午十分,长街转角处,一辆银顶黄盖红帏的枣红色车辇由两匹鬃毛光亮的骏马拉着,三十六个宫中穿着之人分列两行跟随,缓缓朝侯府行进,原是皇上还亲自赐了车辇。
到了侯府门口,车中先是下来一位身材挺拔,肩宽背阔的中年人,正是永安侯贺逍。
他虽已年逾四十,但岁月并未在他的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小腹依然平坦如旧,走路时步伐稳健,只有眼角些许的皱纹悄然透露出他经历的风刀霜剑。
跟着下来的,是一位长身玉立挺拔窄腰的年轻人,便是世子贺知煜。
他约莫二十余岁,容貌俊朗,周身透着王族公卿天然的贵气,却又自带一种隔岸观火的清冷气质。便是得了皇上赐予如此的荣耀,脸上也不见一丝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
与其冷淡不甚相称的,是他生了一双平湖秋月般的明眸,极黑的瞳仁在人群中逡巡了片刻,似是对上了站在人群末尾孟云芍看向他柔情笑意的眼睛,又飞快地移开了。
浮光掠影般的目光交汇,短得仿佛从未存在。孟云芍也不确定他是否看见了自己。不过,她也没有心思琢磨这些小事,急忙去厨房盯着菜色了。
忙活了半晌,别人在席面上言笑晏晏,她别说是饭了,连口水都没喝上。刚送走了一众客人,想要坐下歇息片刻,大夫人身边的翠英传过话来,说家里人都在前厅喝茶,唤她过去。
孟云芍叹口气,咬了两口冷了的杏仁酥便匆匆赶去了。
到了前厅,果然公主祖母、婆母、贺知煜兄弟姐妹几人、妯娌等一干人都在,只不见了公公和沈姨娘,连嫁出去的贺清娩都回来了。
上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