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现言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
我,恶女,只想造反
》
TXT下载
上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第108页
第109页
第110页
第111页
第112页
第113页
第114页
第115页
第116页
第117页
第118页
第119页
第120页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4页
第125页
第126页
第127页
第128页
第129页
第130页
第131页
第132页
第133页
第134页
第135页
第136页
第137页
第138页
第139页
第140页
第141页
第142页
第143页
第144页
第145页
第146页
第147页
第148页
第149页
第150页
第151页
第152页
第153页
第154页
第155页
第156页
第157页
第158页
第159页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第163页
第164页
第165页
第166页
第167页
第168页
第169页
第170页
第171页
第172页
第173页
第174页
第175页
第176页
第177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大
中
小
第5节
张婆子也以为是许氏母女死在屋里了,好奇跟了上去。
结果二人被吓得鬼叫连连。
别看黄氏生得肥硕,跑得却快,好似一颗球从屋里滚了出来,直接蹲到石榴树下呕吐。
张婆子则是爬出来的。
出了人命案,仆人连忙去衙门报官。
黄氏吐得昏天暗地,被丫鬟搀扶到张婆子这边的院子,铁青着脸骂俚语:
“天菩萨!我黄三娘倒八辈子血霉,遇到这么个悖时砍脑壳的老仙人!”
名下的房产闹出人命案,以后只怕是极难租赁出去的了,她嘴里一个劲儿咒骂许氏母女。
张婆子则白着一张脸歪坐在方凳上,连话都说不出。
莫约半个时辰,几名捕役前来了解情况。
周边居住的百姓听说这里发生了人命案,纷纷过来围观看热闹。
捕役们经验丰富,立马把凶案现场保护起来,随后进行取尸。
这会儿尸体已经腐败了,又是被强行塞入小坑里头的,取尸过程可想而知。
尽管捕役们把口鼻遮掩得密不透风,还是无法忍受视觉带来的冲击力。
取来白布铺到木板上,人们小心翼翼盛放尸体,并将其覆盖抬了出去,放至阴凉处。
不一会儿仵作被请来验尸。
王仵作见尸无数,也不禁被那情形冲击得后退两步,因为折断的四肢诡异得可怕。
由于尸体面目全非,暂时并不能判断其身份,只能从体型上推测死者是男性。
王仵作进行外观诊断,看尸体的毛发,四肢,发现死者右脚有六趾。
有关死者的信息被一一记录下来。
与此同时,张婆子这边也在口述许氏母女的相关信息。
胡捕役生得虎背熊腰,一脸络腮胡,断眉,气势看着很是唬人。
“你说许氏母女不见踪影已经有好些日了,究竟是多少日,可忆得起?”
张婆子年纪大了,方才又受过惊吓,也记不起到底有多少日。
“我也想不起来了,好像是、是二十五那天早上……见、见过一回。”
胡捕役追问:“七月二十五?”
张婆子一边思索,一边自言自语道:“我只记得头一天晚上隔壁闹了不小的动静,第二天早上我还特地过去看情形。”
胡捕役:“当时许氏可在?”
张婆子点头,“在的。”顿了顿,“她跟说我昨晚陈皎被耗子咬了,娘俩半夜起来打耗子。”
听到这话,胡捕役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
张婆子的思路渐渐清晰,继续道:“我反正是不信的。”
旁边的黄氏忍不住插话问:“这话有什么讲头?”
张婆子露出鄙夷的表情,八卦道:“那许氏曾做过妓,母女又在柏堂干活,当时我还跟老头子念叨,多半是做皮肉生意闹出来的响动。”
黄氏愣了愣,觉得这话有几分道理。
意识到那天晚上的情况蹊跷,胡捕役翻来覆去询问,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张婆子则一一应答。
现在许氏母女租住的屋里发现了尸体,二人又不知踪迹,无疑是这起凶杀案的最大嫌疑人。
捕役们就周边百姓进行盘查,以及对母女上工的柏堂进行传问。
晚些时候仵作验尸的结果出来了,判定死者为男性,四十岁左右,右脚有六趾,死于头部钝器击打,因为头骨有粉碎木屑的痕迹。
死者四肢被折断,根据印记推测,应是死后所至。
至于杀人凶器,暂且还未寻到。
其死亡日期也跟张婆子口述的相近,所有信息都指向母女打耗子那晚。
这起凶杀案性质恶劣,一时间申阳城内传得沸沸扬扬。
许氏母女的抓捕令被张贴到大街小巷,上头有她们的画像,写着年龄等详细信息。
柏堂里的老鸨难以置信母女会是杀人凶手。
因账簿上记录着陈皎在七月二十五那天支取过工钱,再结合张婆子等人的口述,捕役们推测母女恐怕已经畏罪潜逃。
抓捕工作紧锣密鼓展开,胡捕役等人拿着母女画像追寻踪迹。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根据当地百姓提供的线索,追踪到了码头。
每天通往艾子口码头的商船都会在这里停靠。
经过人们一番盘查询问,确定了二人已经离开申阳潜逃到艾子口了。
父母官周县令得知二人潜逃的消息,非常震怒。
这起案件委实恶劣,杀人手段凶残至极,再加之经过认尸,确认了死者刀疤刘的身份。
更要命的是,那刀疤刘又是周县令妻家的远房亲戚,沾了点亲,那边送来钱银请求抵命。
故而周县令铁了心要把母女捉拿归案。
估算着案发到现在的时日,母女应该还未出广阳郡地界。
周县令当即发信函求助太守府合力抓捕嫌疑人。
那抓捕令被官邮送至广阳太守府后,再上报至州牧府,犹如一张巨大的渔网铺开,等待着母女落网。
目前许氏二人已经到了东阳县,还未出广阳郡。
通州境内共有七郡四十六县,两人要离开此州极不容易,因为太穷,没有钱银支撑她们乘舟骑马逃亡。
女子的脚力到底差了些,再加之不曾出过远门,行动的速度可想而知。
母女沿途多数都是徒步,偶尔坐牛车。
哪怕省了又省,也只剩下几十文支撑逃亡。
两足走起血泡,陈皎在路边坐下歇脚。
她裹了胸,穿着男童衣裳,梳着总角,做过妆容,扮成十三四岁男童的模样。
许氏则使劲往老打扮,两人从母女变成了祖孙。
身上带的干粮不多了,一块饼掰成两半分食。
那饼子冷硬又噎人,一口咽下去,脖子都能伸出二里地。
陈皎费力咀嚼饼子,目光眺望远处的山峦,脸上死气沉沉。
把饼子艰难吞咽下,她在身上擦了擦手,随后果断挑破血泡。
脚上有伤,行动不便,走路有些跛。
许氏到底心疼女儿,路途中看到一老翁牵着水牛回村,便央求驮了一程。
接下来的几日母女不停徒步,本以为能瞒天过海,不曾想,还是受到了惊吓。
通州虽算得上太平,但也少不了强盗土匪出没。
母女不敢往偏僻的小道走,多数都是走的官道。
途中她们在一处农户那里补给水食,当时也有好几人在小院里歇脚,看衣着应是商旅。
申阳县的凶杀案早就传了出来。
商客们同农户老儿说起杀人的母女,可把许氏给吓得不轻。
还好陈皎镇定,不动声色扯了扯她的衣裳,把她稳住了。
老儿显然也很好奇,问道:“不过是一介妇孺,哪来的本事杀大老爷们儿?”
穿黄衫的商客肥头大耳,兴致勃勃摸八字胡道:
“老丈有所不知啊,那对母女原是妓,兴许是男人嫖娼不给钱银,这才下的毒手。”
老儿听得半信半疑。
同行的另一位青衫商客生得文质彬彬,看着衣冠楚楚,却油腔滑调。
“男人在办事的时候,总是防不胜防的。”
这话引起在场男人们的哄笑,那笑声着实猥琐,异常刺耳。
许氏易过妆容,听得心口发堵,故意出声问:“这位郎君是从何处听来的传闻?”
她的话把众人的视线吸引过去。
许氏佝偻着背,衣着褴褛,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着愁苦,模样比实际年龄大了不少。
再看她旁边的少年,面有菜色,身板也瘦弱,人们并未将二人与杀人母女联系到一起。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据说整个通州都在通缉那对母女。”
许氏心下骇然,不敢发一语。
青衫商客继续道:“我还仔细看过通缉令,一个叫许惠兰,还有一个叫陈什么来着?”
“陈皎!”
“对对对,我也看到通缉令的,就在入平县的城门口。”
几人就通缉内容津津乐道,虽说目前还未全面通缉,但消息已经放了出来。
许氏心慌得不得了,嘴里连连道:“哎哟,那可不得了,这般凶残的母女,放出来不是祸害人吗?”
青衫男打趣道:“你这老媪就别瞎操心了,她们要祸害,也是祸害我们男人,毕竟是妓。”
此话一出,众人再次发出刺耳的哄笑。
陈皎平静地看着那几个狗东西,有种想掐死他们的冲动。
她心中默默盘算,看来官道不能继续走了。
上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第108页
第109页
第110页
第111页
第112页
第113页
第114页
第115页
第116页
第117页
第118页
第119页
第120页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4页
第125页
第126页
第127页
第128页
第129页
第130页
第131页
第132页
第133页
第134页
第135页
第136页
第137页
第138页
第139页
第140页
第141页
第142页
第143页
第144页
第145页
第146页
第147页
第148页
第149页
第150页
第151页
第152页
第153页
第154页
第155页
第156页
第157页
第158页
第159页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第163页
第164页
第165页
第166页
第167页
第168页
第169页
第170页
第171页
第172页
第173页
第174页
第175页
第176页
第177页
下一页